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2016年9月AARC 呼吸照護雜誌的網路播音中文文字版

您好!歡迎來到20169月份呼吸照護期刊的網路播音。我是劉金蓉呼吸治療師,代表期刊主編Dean Hess博士進行中文網路播音,現在開始宣讀由Dean Hess博士為您精選的論文。

第一篇文摘是拉羅什(LaRoché)等人探討電子病歷篩選工具和治療師導向計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天數和再入院率的影響。結果顯示,可以使用電子病歷來確認病人是否有COPD,應用在呼吸治療師導向計畫的評估,可以降低住院天數及再住院率。對於主要診斷是COPD的病人可顯著減少呼吸-觸發快速反應呼叫的頻率。考夫曼(Kauffman)建議,鼓勵讀者使用這項研究的結果來定位呼吸治療師在目前的醫療體制的附加價值。

第二篇文摘是Soudorn等人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和有鼻咽部症狀的病人加溫加濕對使用CPAP遵從性的效果。他們發現,中度到重度OSA且在跨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有鼻咽部症狀的病人使用加溫加濕會改善他們的CPAP遵從性和生活品質,即使是在炎熱的氣候也可以。卡拉曼利(Karamanli)建議這個評估結果不適用於在熱帶氣候的普通人群。這一個研究的樣本數太小,且只持續4週,因此需要較長時間的研究來證實臨床療效。儘管如此,在抱怨有鼻部症狀的病人開始使用CPAP時給予加溫加濕的實質益處已經確認。

第三篇文摘是由西蒙(Simon)等人比較高流量鼻導管和人工甦醒球(bag-valve-mask)預氧成效,評估低血氧性呼吸衰竭病人插管時的氧合狀況。結果發現在插管前以高流量鼻導管預先給氧比人工甦醒球(bag-valve-mask) 安全,人工甦醒球(bag-valve-mask)在插管前呼吸暫停階段有SpO2顯著的下降,而高流量鼻導管組沒有。Parotto和庫珀(Cooper)指出,高流量鼻導管在插管前預氧的角色還不明確,是否可以有效的防止氧飽和度下降的功能還不明確,高流量鼻導管或非侵襲性通氣是否夠可以提供高危險的病人有效的預氧功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第四篇文摘是Dobrosielski等人估計大學足球運動員中睡眠呼吸障礙的盛行率。根據他們的樣本估計,在不分風險分層下,大學足球運動員的睡眠呼吸障礙的盛行率為8%。由於睡眠呼吸障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關性高,本研究凸顯了睡眠呼吸障礙的篩選和後續治療在這個高度條件下,這一群運動員可能仍然是脆弱的。

第五篇文摘是Walsh等人評估新設計的病人分類和評分系統的可行性和實用程序來客觀衡量對標準照護的遵守。他們依據第一個病人的分類系統利用交叉索引的數據庫系統和分析,確定病人狀況和機械通氣品質監控。未來是否可以像同視覺化變異度顯示,從目標和病人分類總整理改善病人的預後分析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

第六篇文摘是薩萊瓦(Saraiva)等人評估重度慢阻肺(COPD)病人完成肺復原計劃後病人三年內死亡率與第一年早期晚期、第二年與第三年相關因素。結果發現COPD晚期死亡率較高,與死亡率的高度相關因素依次為肺癌、呼吸衰竭及無創通氣、住院嚴重惡化及功能性運動能力的降低。

第七篇文摘是Walterspacher等人評估長期接受氧氣治療病人使用嚴重呼吸功能不全問卷工具是否能夠評估和區分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結果發現長期接受氧氣治療的病人使用嚴重呼吸功能不全工具有高度可靠性和有效性。接受長期氧氣治療病人的嚴重呼吸功能不全分數比使用非侵襲性通氣低,表示長期氧氣治療病人的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較差。

第八篇文摘是富通(Fortis)等人研究,他們假設持續被經驗性診斷為COPD病人接受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和吸入類固醇在肺功能將會呈現無阻塞,結果發現,有7%病人會持續被經驗性診斷為COPD,且持續經驗性的治療也是常見的。

第九篇文摘是AbdelHalim等人評估COPD病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生率與受試者臨床上和功能性的數據的關係及腎功能狀態。結果顯示,COPD組腎功能惡化程度比對照組顯著。他們的結論是不要輕忽或低估COPD病人的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問題。

第十篇文摘是吳(Wu)等人檢查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病人其阻塞型呼吸中止(OSA)、發炎指標和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那些有執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者。結果發現,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病人伴有中至重度OSA執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炎性介質較高、治療滿意度和疾病的感知較低。經由全身性炎症反應可能增加不良後遺症的風險。

第十一篇文摘是Vazquez-García等人從健康的西班牙裔成人演繹出單次呼吸肺彌散量的參考方程,使用最新的準則,並考慮到海拔高度和血紅蛋白。他們建議在拉丁美洲使用這些新的單次呼吸肺彌散量參考方程式來預測單次呼吸肺彌散量。

第十二篇文摘是李等人分析中國加護病房長期接受機械通氣病人的盛行率及結果的橫斷性研究,他們分析55 個加護病房進行了一項前瞻性一天盛行率的研究及經過28天的追蹤。結果發現,只有一小部分的長期機械通氣病人能被脫離呼吸器,年齡和慢性心臟功能不良者是導致長期機械通氣的危險因素。。


以上是9月份的呼吸照護期刊的中文網播,由中國醫藥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劉金蓉呼吸治療師翻譯與播音,朱家成呼吸治療師修稿與審稿。如想進一步了解原文內容或是過去議題,請上美國呼吸照護期刊網站,www.rcjournal.com,您也可以由網路訂閱,自動收到未來的網路廣播議題,謝謝您的參與,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